中新网辽宁新闻4月30日电(王人平)接预警室,电诈预警信息在电子大屏不断滚动,民警们争分夺秒地指导警力上门劝阻正在被骗的群众;
综合宣防室,针对近期高发电诈类型,民警们通过“滨城防诈”小程序推送反诈提醒;
资金查控室,民警们和各驻点银行工作人员一道,对已经被骗的资金进行紧急止付……
在大连市公安局侦查中心,民警们在紧张而又有序忙碌着,守护群众的“钱袋子”。大连公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坚持“主防”理念,以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协调机制为依托,切实构筑起一条覆盖全社会的反诈“防线”。
记者了解到,去年大连公安实现全年电诈案件立案数、群众财产损失数“双下降”,预警劝阻资金额、返还受骗资金额“双提升”,累计对电诈预警劝阻438.9万次,拦截涉诈资金1.2亿元,返还群众被骗资金8200万余元。特别是全省首次赴越南开展国际警务执法合作,成功抓获19名实施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的中国籍犯罪嫌疑人。
强化预警劝阻拦截,构建防线争分夺秒止损
3月10日9时,西岗区一银行柜台前,赵大娘(化名)攥着存折执意要取出7万元定期存款。“我买的是‘能治病的药’,你们别拦我!”见老人情绪激动,银行工作人员一边以“系统升级”为由拖延办理,一边通过警银联动机制向白云街派出所报告情况。民警迅速赶到现场,银行工作人员告诉民警,赵大娘在等候办理业务时,电话里传来“专家讲座”的种种营销。民警觉察到赵大娘疑似遭遇“保健品诈骗”。
“大娘,您遇上骗子了!”民警立即开展劝阻工作,结合典型案例,耐心细致讲解此类养老诈骗常见套路及危害。随着民警对一个个鲜活案例的剖析以及对套路的拆解,赵大娘终于醒悟,“这可是我攒的养老钱啊,差点就没了!”民警“趁热打铁”向老人讲解了近期高发的各类诈骗手段,指导老人安装“滨城防诈”小程序,进一步提高其防范意识。
大连公安将强化预警劝阻拦截作为反诈体系的关键环节,持续提升工作效能,去年以来成功劝阻即将被骗群众1.25万人,有效避免群众财产损失。同时,大连公安建立了紧急保护性管控、紧急止付等联动机制,确保对高危预警信息迅速反应、多部门联动干预。通过不懈努力,有效压降了预后被骗、反复被骗的发案数量。
聚焦行业治理,协同联动斩断黑灰产业链
大连公安协同各行业部门形成综合治理合力,强力打击黑灰产业链。严格贯彻落实警、银、通协作机制,深入分析犯罪特点、本地生态,依托“两卡联网查询系统”,审查、检索开办卡行为283万余次,拦截可疑开卡5200余人次,切实扎牢前端防控关口。
此外,大连公安发挥驻点银行、金融专线等资源集成优势,大幅提高资金查询冻结效率。2024年以来,全市公安机关累计止付1.8万余张银行卡,止付金额高达8.43亿元,显著提升止付效率。其中,成功为198家企业挽损2400余万元,获得企业和群众认可。大连公安注重建模思想和能力的打造提升,集约优势资源赋能一线实战,不断提升精准打击能力,累计打掉本地黑灰产团伙13个、打掉涉诈窝点80余个,抓获嫌疑人2300余名,有力铲除了本地涉诈土壤。
此外,大连公安全面加强宣防协作推动,压实各地区、各单位责任,充分发挥职能优势、领域优势,出台校园宣防方案、警邮协作机制、警银联动等制度,推动与教育、邮政、银行等部门的常态化协作,共同构建行业治理屏障。
推动社会性宣防,提升全民防诈意识能力
大连公安将提升全民防诈意识和能力作为反诈防范的关键,推动宣防工作向社会面延伸,构筑电诈案件“全量防”的宣传体系。将宣防形式融入到民警入户走访等公安基础工作中,实现“面对面,口对口”宣防,详细讲解诈骗手法及防范要点,将反诈知识直接送达居民家中。
为提升预警精准度和劝阻效率,大连公安创新推广应用“滨城防诈”小程序。该小程序实现预警信息精准推送至本人、家庭成员及辖区民警,构建个人+家庭+公安的联防体系,提升预警触达率和劝阻成功率。同时,大连公安通过实现全市手机用户反诈彩铃全覆盖;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精准宣防;发布《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》;成立高校“平安校园反诈中心”;组织反诈主题宣传作品创作大赛等多种形式,持续加大宣防力度。
打击治理电诈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,在反诈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,大连公安在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展开不懈斗争的同时,积极推动构建电诈宣防的“人民战争”格局,为守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贡献力量。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,一定能够打赢这场反诈攻坚战,让电信网络诈骗无处遁形,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安宁。
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