拒绝“第二个广场协议”,日本对美国说“不”,这对中国是好消息
据日本媒体《日经亚洲》网站报道,消息人士称,周四在华盛顿与日本举行的双边关税谈判中,美国提出了一份最终协议的“协议框架”。面对这份咄咄逼人的“城下之盟”,日本对美国说“不”。
双方的分歧表现在:
首先,美国不愿意免除日本对汽车、钢铁和铝的25%关税。汽车是日本对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,关税将严重影响严重依赖出口的日本经济。日本认为关税是“绝对不可接受的”。
日本的观点是,由于其对美国经济的重大投资,包括创造就业机会。例如,丰田和本田等日本汽车制造商在美国设有主要制造工厂,它应该被免除关税。
有分析称,这让人想起1985年的广场协议。当时日本迫于美国的压力让日元升值,导致了长期的经济停滞。日本担心,这可能是被另一个可能损害其经济的广场协议。
其次,日本对美国有很大的贸易顺差,美国希望减少这一顺差。日本官员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 ,但美国似乎不满意,利用关税作为杠杆,迫使日本做出进一步让步。
第三,美国强调“互惠”关税,通过与日本对美国商品征收相同的关税来平衡贸易。然而,日本认为这是不公平的,认为它的投资和与美国的结盟应该得到特殊待遇。
日本对美国关税的反对,标志着一个传统上顺从的盟友出现了罕见的反击时刻。从历史上看,日本经常默许美国的要求(例如广场协议),但这一次,它发出了接受不利条件的意愿的信号。这可能会使美日同盟关系紧张,尤其是如果美国采取更严厉的报复措施的话。
包括首相石破茂在内的日本领导人,面临着保护汽车等关键产业的国内压力。日本的公众情绪,尤其是在冲绳等美军基地存在争议的地区,可能也在推动日本对美国采取更强硬的立场
日本拒绝美国的提议可能表明,日本将更广泛地转向经济自力更生或多元化。例如,日本可以深化与其他伙伴(如欧盟、中国或东盟国家)的贸易关系,以抵消在美国市场上的潜在损失。
一些人认为,日本的反击是美国主导地位下降的迹象。这可能标志着一个更加自信的日本的开始。如果日本等传统盟友开始抵制美国的经济压力,可能会鼓励其他国家也这样做。
日本的行动反映了全球贸易动态的更广泛的重新调整。各国越来越优先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,而不是维持二战后美国主导的秩序。
预计美日贸易谈判将继续摩擦,如果双方都不让步,可能会升级。关税暂停90天可能为谈判提供了一个窗口,但在7月之前达成协议的前景似乎很渺茫。
美国《外交政策》网站分析称,特朗普的关税战,是在面对中国崛起时维持地缘政治主导地位的工具。 如果美国成功与日本、欧盟和印度等国达成贸易协议,它可能会创建一个强大的经济集团来与中国抗衡。
中国警告说,如果其他国家以中国为代价达成协议,中国将采取“坚决和对等的”反制措施。
日本向美国说“不”具有风向标的作用。它和欧盟一样,与中国经济深度融合,希望平衡与美国和中国的关系,而不是完全站在美国一边。这对中国是好消息。
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
页:
[1]